作者:小编 日期:2025-09-21 19:04:28 点击数:
预制菜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经预加工或预烹调制成的预包装成品/半成品菜肴,分类方式多样。按主料可分为面点、蔬菜、畜禽、水产等类;按贮存方式有冷冻、冷藏、速冻、常温四类;按加工方式分为生制、熟制、生熟混制;按生产工序可分为净菜、半成品菜、成品菜;按食用方式则包括即食、即热、即烹、即配食品,目前净菜在各类场景中应用广泛。
行业发展受多重因素驱动。需求端,城市化加速、高线城市节奏快,家庭小型化(2020年户均2.62人,“一人户”超1.25亿)、女性就业率提升及老龄化加剧,催生餐饮便捷化需求。供给端,餐饮企业面临人工、房租成本攀升压力,使用预制菜可减少10%人力成本、提高7%净利润,头部连锁餐饮预制菜占比超85%,且餐饮连锁化率(2022年19%)仍有较大提升空间。渠道上,线上线下渠道丰富,冷链物流完善降低配送损耗。政策层面,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及预制菜,多部门及地方出台政策支持,行业标准逐步完善,为行业规范发展奠定基础。
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且潜力大。2019-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从2445亿元增至4196亿元,预计2026年超万亿元。2022年我国人均消费量9.1KG,远低于美、英、日(分别为16.1KG、16.8KG、23.2KG),提升空间显著。细分品类中,2022年米面、蔬菜类占比46%(1925亿元),肉禽、水产类分别占29%、25%。当前市场以B端为主(占比80%,涵盖餐饮连锁、团餐等),预计2026年B端与C端比例将达1:1。
竞争格局分散且地域特征明显。截至2023年底,我国预制菜相关企业8万家,2023年新增4026家,参与者包括农林牧渔、速冻食品、专业预制菜等多类企业,还有跨界企业加入。受冷链运输和口味差异影响,企业辐射范围有限,山东、河南、广东等省企业数量靠前,尚未出现全国性龙头,市场高度分散(无企业市占率超5%),而日本CR5已达80%。未来随着企业整合供应链、创新产品及渠道,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龙头或逐步涌现。
2025-02-14
2024-11-28
2024-07-13
2024-07-22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