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8-08 07:02:24 点击数:
近年来,前锋区通过全链条压实责任、精准监管、多元化社会共治,食品安全形势持续向好,食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以上,为千家万户的“舌尖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食品安全,责任先行。前锋区以机制保障为切入点,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立体化监管体系。该区食品安全委员会统筹各部门力量,通过召开季度联席会议共商对策,借助联合执法形成整治合力。
针对电动自行车、建筑保温材料等民生产品,前锋区持续开展全链条隐患整治。2024年以来,执法人员深入一线家企业开展“体检式”检查,69批次工业产品抽检数据为质量管控提供科学支撑。
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高效畅通。“网格+监管”模式将全区划分为9个镇级网格、105个村级网格,122名协管员化身“安全哨兵”,每月排查1400余家食品经营主体,今年上报的187条风险隐患全部整改完毕,打通了监管“最后一公里”。
责任落实链条环环相扣。出台《广安市前锋区食品安全“三书一函”制度》,通过专题会议层层压实各方责任。同时将319家农业主体纳入国家追溯平台,“承诺达标合格证+追溯码”双轨制让每个蔬果都有了“身份证”。
盛夏时节,高温高湿环境对食品安全提出严峻挑战。8月1日,在前锋区一家大型超市的冷藏区,区市场监管局食品药品检验所所长张友华仔细核对售卖的冷冻食品标签标识信息,查看是否在保质期内。他熟练地翻看进货单据并说道:“这批货的检验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输温度记录必须齐全。”
这是前锋区“夏日食安守护”专项行动的日常场景。针对季节性高风险,区市场监管局组织精干力量,集中排查大型商超、校园周边食品店、冷藏冷冻仓库等重点场所,紧盯生鲜肉品、乳制品、散装食品等易变质品类。
行动的核心在于“脚力”和“眼力”。执法人员深入一线,逐户检查食品贮存条件是否符合规范,特别是冷藏冷冻食品是否处于规定温度湿度环境;仔细查验食品标签标识是否清晰完整,严厉打击销售过期、“三无”、假冒伪劣食品的行为;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记录制度,确保食品来源可溯、去向可查。行动开展以来,该局累计出动执法人员44人次,对20余家食品销售单位进行了重点检查,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2处,切实拧紧了夏季食品流通的“安全阀”。
7月30日,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多部门组织辖区商户开展培训,以点带面构建“政府引导、商户自律、社会监督”格局,筑牢群众“舌尖防线”。
“规范经营是底线,社会监督是保障。”培训中,执法人员结合案例解读法规,明确商户在采购、存储、销售全链条的责任,还介绍了“你点我检”“12315快速响应”等监督机制。通过剖析学校家长陪餐发现的问题、小作坊改造案例,让商户明白从食材到销售的每个环节都连着群众信任,既需经营者守良心,也离不开社会监督。
“政府培训、群众监督,都是为了让大家吃得放心。”商户们认真学习后签订了《食品销售承诺书》,承诺落实进货查验,主动公示食品信息。参加培训的商户表示,主动晒出进货单,看似约束多了,实则让生意更受消费者信任。
从商户签订的承诺书到群众扫码监督的行动力,从辖区内学校家长陪餐记录到工作人员的日常巡查,前锋区通过一次次政企互动、民商沟通,让每一份承诺都化作守护千家万户“食”光的坚实力量。(陈程 前锋融媒 丁彦博)
2024-12-07
2025-02-20
2024-08-25
2024-07-25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