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编 日期:2025-07-31 06:25:42 点击数:
冷冻虾仁添加水分保持剂,却虚假标注“零添加”;添加“利尿剂”的糖果通过直播带货覆盖9个省份;某款啤酒产品中含有类似“伟哥”成分……7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召开食品安全专题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多起食品安全违法典型案例。
据介绍,2025年上半年,市场监管总局全系统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63.9万批次,打出了一系列监管组合拳。
同时,《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开发的“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已经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总局鼓励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合作且熟悉内部情况的人员参与监督,让“内部视角”成为安全防线的重要补充。
市场监管总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柳军介绍,2025年上半年,全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全系统共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63.9万批次,对6.9万批次不合格产品进行下架、封存、召回;共查办食品违法案件18.1万件,罚没7.4亿元,移送司法机关653件,实施从业限制1372人。
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市场监管系统坚持“严”字当头,打出制度完善、责任压实、专项整治等一系列组合拳。例如在制度建设方面,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工作、制定《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发布《校园配餐服务企业管理指南》国家标准等。
推动企业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督促配备食品安全总监与食品安全员。指导地方结合基层减负要求,合理确定干部包保范围、优化督导任务清单,有效履行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
柳军表示,围绕人民群众“身边事”“揪心事”,动员全系统力量持续推进校园食品安全问题整治,加强平台外卖食品安全监督检查,扎实开展制售假劣肉制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食品添加剂滥用、食用植物油掺杂掺假等专项整治行动。坚持对问题产品追踪溯源,及时消除各类隐患;坚持对问题线索深挖彻查,严打重处违法违规行为。
针对暑期汛期食品安全风险骤增,柳军表示,各地市场监管部门须严阵以待,落实应急预案;严厉打击在受灾地区生产经营假冒伪劣、过期变质、受污水浸泡的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公众拒食被洪水浸泡、发霉变质或来源不明食品;强化应急值守与跨部门协作。
2025年3月,媒体曝光湛江4家冷冻虾仁企业为“增重牟利”,在生产环节超限量添加磷酸盐等水分保持剂,同时虚假标注“零添加”。
湛江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立即对湛江宝辉水产有限公司、湛江良基冷冻食品有限公司、湛江尚方舟食品有限公司、湛江中青海洋水产有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查实4家企业存在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虚假标注、使用未经检定计量器具、未按规定实施生产过程控制等违法行为。
市场监管部门依法没收违法所得,处罚款749.43万元、吊销4家企业食品生产许可证,且5年内不得重新申请;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及主要负责人处以260余万元的罚款并实施5年的行业禁入。
还通报了重庆慕尼勃朗酒业非法添加案。2024年9月,重庆市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消费者投诉,反映其饮用“慕尼大帝金尊多肽原浆啤酒”后出现不适。
经检测,该啤酒含有“O-丙基伐地那非”成分。这是一种功能类似于处方药“伟哥”的物质,过量服用会引发心血管异常、视觉障碍等不良反应,属于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严禁在食品中添加。
经查,涉案企业慕尼勃朗酒业(重庆)有限公司通过线月,大渡口区市场监管局对违法企业作出没收产品及违法所得、罚款15万元的行政处罚,并将该企业及上游生产企业涉嫌犯罪线索一并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此外,还有北京海淀“直播带货有毒压片糖果”系列案;浙江绍兴四方食品有限公司制售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醋案;福建石狮餐饮店非法使用硼砂案。
嵇小灵表示,以上5起案件,暴露了部分生产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食品安全责任缺失,为牟取不法利益不择手段,甚至突破道德底线坑害消费者的问题。食品安全无小事,我们将以“四个最严”要求为根本遵循,持续加大执法力度,综合运用联合执法、信用惩戒、行刑衔接等手段,让违法者付出沉重代价。
此外,为加强食品安全监督力度,畅通从业者及关联人员举报食品安全违法线索的渠道,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开发的“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正式上线运行。
市场监管总局食品协调司司长司光表示,“全国食品安全内部知情人举报系统”是内部报告奖励机制的重要载体,也是畅通知情人举报违法线索的重要渠道。生产经营单位可自主在系统注册账号,免费在线上接收、处理员工内部报告;知情人可通过举报系统向企业报告或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他明确,内部知情人主要包括:内部人员,指与生产经营单位订立劳动合同的在职人员;相关知情人,指离职未满一年的前员工、业务合作人员及临时聘用人员等。同时,市场监管总局也鼓励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有合作且熟悉内部情况的人员参与监督,让“内部视角”成为安全防线的重要补充。
针对食品添加剂滥用问题,市场监管总局食品抽检司司长卫国锋表示,今年以来,市场监管部门全面排查食品添加剂滥用违法违规行为,统筹国家、省、市、县四级抽检力量,调用1200余家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紧盯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等大宗食品,与“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密切相关的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乳粉等,以及校园食品等重点领域部署开展抽检。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市场监管部门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263.9万批次,检出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不合格食品1.2万批次,主要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二氧化硫、甜蜜素、脱氢乙酸等。
同时,严厉打击滥用食品添加剂行为,处罚相关食品生产经营企业4727家、责令停产停业65家,对情节严重的10家生产企业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将4家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移送公安机关48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下一步,我们要持续加大食品添加剂抽检监测力度,用好抽检‘放大镜’,严管食品添加剂超范围、超限量和非法添加问题,对任何越界、超标非法行为零容忍,让合规使用食品添加剂成为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底线和信誉基石。”卫国锋表示。
2025-05-29
2024-12-07
2024-10-30
2024-09-17
移动商城
抖音店铺二维码
快手店铺二维码